在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建州69周年之际,凯里苗侗风情园内一场聚焦非遗文化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活动火热开展,成为凯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


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文明的源泉、人类智慧的宝藏、民族精神的财富、古今联通的桥梁,其保护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保持中华文明延续的关键,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特征、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重要路径。

凯里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成绩斐然。目前,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州、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2项、州级39项。传承人申报工作也成果丰硕,现有传承人382人,代表性传承人22人,代表性传承人群市级52个643人、州级1个67人,群体成员达2600余人。此外,省、州、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138个。


此次培训活动,是凯里非遗保护成果的大集结。它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魅力与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此为契机,凯里将营造更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向新高度,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让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文化自觉行为。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文章中观点仅代表原平台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未经授权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我们会立即响应!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该品牌方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品牌方负责。本微信平台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